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副总经理洪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棉花收购价居高不下,棉花加工企业也不敢大量进货,要不然成本太高,即使加工出来皮棉,也没有棉纺企业敢接盘。而且,棉花收购价的“虚胖”导致了“有价无市”,根本没有多少加工企业愿意购买“天价”棉花。
在新疆很多的棉花加工厂里都可以看到机器停工、工人休业的景象。阿克苏一家棉花加工厂,工人们已经休息了12天,最近刚刚恢复工作,这家设计加工能力为6000吨的棉花加工厂现在的日处理量还不足2000吨,但因每年都与合作的棉纺厂签有供销协议,他们又不得不高价收购籽棉,“风险已经由棉贩子转移到了我们这个环节。”工厂老板说:“我现在是赔着钱在做生意。”
由于很多棉花加工企业都早已签订了供应订单,因此,不得不贷款收购“高价棉”。据一些棉花加工企业反映,往年3000万元资金,一次可以收购近2800吨棉花,而今年同年的资金只能收到1400多吨。资金紧缺几乎困扰着每一个新疆棉花加工企业。
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说,眼下,当地企业的收购主要靠自有资金和客户的订金,一旦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