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当地4级籽棉收购价格在3.15—3.25元/斤,*高价较16日上涨0.05元/斤左右,棉农交售比较积极,部分棉企日收购量在50—80吨;3级皮棉价格在13900元/吨(水杂9.5%左右),4级皮棉价格在13600元/吨(水杂10.2%),均较16日上涨100元/吨。当地金融部门也为此忧虑不已。由于近期国内棉价波动频繁,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或退出棉花收购领域,或紧缩信贷资金的规模,目前支持棉花企业收购的金融单位只剩下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受到资金规模的制约,企业能从农村信用社贷出的资金偏少,难以满足实际收购的需求;因此,农发行成为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客户二处处长丁新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棉花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固定资产都不超过2000万元,但往往要贷出上亿元收购资金才能满足运营,在今年棉价高得离谱的情形下,农发行发放贷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很多“浙商”干脆放弃了今年的加工买卖,改做收购,“辛辛苦苦干活还不如倒买倒卖赚钱,我们还不如做原产料市场呢!”。